科技守护“生命之源”:4年净化61个“泳池”医疗污水

时间:2025-08-21 11:3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方金柱)8月18日,走进十堰市西苑医院(太和医院西苑院区)污水处理站,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座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援建的设施,肩负着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的重任。

微信图片_20250821112927

“这套设备是应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处理医疗废水的装置。”该院后勤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工程师雷昌鸿介绍,医院产生的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集中回收,首先进行初步沉淀与污染物部分分解。随后,污水被提升至 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利用微生物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并汇入澄清池完成泥水分离,最终被泵入辐照厅。在这里,高能电子束对污水进行彻底“净化消杀”,经此工艺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较于传统加药消毒法,电子束辐照技术优势明显。通过投放化学消毒剂的传统消毒方法,易产生化学试剂残留,难以有效降解残留抗生素。而电子束辐照技术则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高能电子束,其携带的巨大能量能在瞬间作用于废水中微生物的 DNA、RNA或细胞组织,有效杀灭细菌与病毒。该技术全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消毒剂,彻底避免了二次污染风险;同时,强大的物理作用还能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抗生素等有机残留物,处理过程更加绿色环保。此外,电子束引发自由基与污染物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完成,辐照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使得该技术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可稳定处理成分复杂的各类医疗废水。

在雷昌鸿的办公室,他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查看废水处理全流程数据。“系统超标自动报警,24小时不间断严密监控。”雷昌鸿介绍,这套智能系统不仅杜绝了二次污染风险,还让工程师们告别了反复“跑现场”的辛苦。

“医疗废水中潜藏着大量致病微生物,是看不见的风险源头,必须确保规范处理、安全排放。”市西苑医院副院长乐文随说,该项目于2020年2月开建,自2021年5月正式启用以来,已累计安全处理医疗废水15.3万立方米,处理水量可填满61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每一滴水的纯净都关乎北方百姓的饮水安全。当无形的电子束穿透医疗废水,科技的力量正化为无声的守护,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提供坚实的保障。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