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香口乡孟川村孟慎礼家,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淌。通讯员 孟黄鑫 摄
“现在好了,不管啥时候都有水!”7月7日,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孟川村1组,68岁的村民孟慎礼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淌。
而在几个月前,孟慎礼还在为用水发愁。
今年春夏之际,郧西县遭遇多年来少有的长时间高温干旱少雨天气,造成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郧西县坚持开门教育,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干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更好服务改革发展。
针对干旱导致部分群众用水困难,郧西县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排情况,全力协调解决。
“村里就一口蓄水池都要干了,几百人眼看吃不上水了!”在孟川村,包联干部、香口乡乡长陈星月,带队到村查看水源,逐户上门摸排用水、农作物受灾情况。
得知孟川村原有蓄水池因干旱已经不能稳定供水,村里300余户600余名村民面临缺水,香菇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粮食作物面临灌溉难题后,陈星月现场组织制订预案,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施策解困:对管网就近的农户实施“管网延伸”;对高山片区分散户,用洒水车送水上门。
郧西县香口乡孟川村,从深井抽出的水,哗哗流进蓄水池。通讯员 陈国东 摄
“既要解近渴,更要谋远水,为群众提供稳定清洁的水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陈星月说,为此,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荣带着村干部、管水员一起寻找新水源,并积极向上申请协调专业钻井队来打井。
“那几天,大家衣服被汗浸得没有干过。”张立荣介绍,看到各级干部为打井忙前忙后,很多村民也加入进来。村道有的地方比较窄,打井机械比较大无法通过,村民孟慎宏主动提供木头搭便桥,供打井机器通过,还免费提供打井用电。水井泵房要占用土地,村民陈建益、陈义军主动站出来,一分钱不要。
“打井费用也由县里解决,村里没花一分钱。”张立荣说,在大家齐心协力下,该村打下3处深井。
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就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在今年春夏抗旱保民生过程中,郧西县紧急调度4000余万元应急资金,购置20台多型号抗旱应急送水车,调拨应急管材22万米、储水罐300个、储水桶3000个等抗旱物资。开展“送井入村”,组建14支打井队伍,到全县109个村作业,打深井150口,铺设应急管网180公里。同时,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定时定点”送水服务。
“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抓好开门教育,把群众‘呼声’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回声’,以实绩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郧西县委书记王兵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邹景根 徐光意)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