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 | 郧西店子镇万顺菊:发“羊”财 有“靠山”

时间:2020-07-23 13:28 来源:​十堰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万顺菊在山上放羊

十堰日报讯(记者 姜琨 通讯员 汤同礼)马头山羊是郧西县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以马头山羊为食材做出的菜,无论是本地群众,还是外地游客,品尝后都会赞不绝口。这几年,郧西县店子镇马鹿坪村贫困村民万顺菊,就靠养殖马头山羊顺利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7月2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万顺菊便来到自家牛羊栏前挨个打开栅栏门,将130余只马头山羊和12头黄牛赶到山上放养。

今年49岁的万顺菊和丈夫王皇艮早年四处奔波、辛苦劳作,但一直没能改变家里的贫困境况。2014年,因两个孩子上大学再加上父母多病,万顺菊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2016年以前,万顺菊和丈夫一直辗转矿山、砖厂打工。2016年,夫妇二人回到大山,寻找致富的路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万顺菊夫妇回村后没少听干部们讲。有山得靠山,自家房后就有上百亩青山,万顺菊夫妇盘算着如何把山场利用起来。困惑之际,镇村和包户干部多次上门,帮他们解开心结:“山场面积这么大,马头山羊这么畅销,搞养殖不正是一条好路子吗?”其实夫妻二人心里早往这处想了,就缺拿主意的人。

说干就干。当年,在镇村和包户干部的帮扶下,万顺菊申请5万元扶贫贷款,在自家房屋右侧建起一座简易羊栏。由于担心养殖经验不足、马头山羊成活率不高,万顺菊最初只养了1只种公羊和10多只能繁母羊。

没过多久,万顺菊听说县里有马头山羊养殖培训班,立即让丈夫王皇艮去报名,同时加入一个山羊养殖技术学习微信群。他们夫妇边养边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饲养的马头山羊成活率很高,养殖规模也从当初10余只扩大到130余只。2018年,万顺菊一家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后,还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你们可别安于现状。”包保干部上门走访时经常提醒。“我们早想好了,还可以养一些牛、鸡等畜禽增加收入。”万顺菊笑着回答。如今,万顺菊养殖黄牛12头、土鸡700余只。

随着一批批马头山羊、黄牛、土鸡卖出好价钱,万顺菊购置了青草粉碎机、小鸡孵化器,还安装了网络监控器,购买了运输车辆,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2019年,万顺菊共出售60只马头山羊,赚了12万元,土鸡和鸡蛋也有4万余元的收入。

“按照现有养殖规模,存栏能繁母羊年内可繁衍40余只小羊羔,年前能出栏70只马头山羊,再卖上5头黄牛和一部分土鸡,我估计年收入能突破20万元。”谈起今年的收入,万顺菊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明年,我打算再租些土地,种上中药材,并利用养殖场里的有机肥养鱼、种无公害蔬菜,实现立体化种养。”谈到未来发展,万顺菊信心满怀。

个人感言:幸福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咱农村人,有的是力气,只要找准路子,扑下身子干,在农村发展不比城市差。

记者手记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

有扶贫政策的支持,有镇村干部的帮扶,万顺菊夫妇回乡将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收入从2016年底的几千元一路攀升。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家庭的收入翻了好几倍。实践证明,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扶贫产业选对了,贫困群众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