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郧西县夹河镇的张泽兵在外闯荡多年,事业小有成就,近几年,他把自己攒下来的全部家当,投到家乡发展油橄榄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10月19日一大早,在郧西县夹河镇腰滩河村的付家坡油橄榄基地里,十几个村民正在采摘橄榄果。这些参与采摘的村民,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民师宗勤说,一年干4个多月,挣一万多块钱,每天除草、修枝、上肥、摘果子。
村民李明保说,他在这里是做技术员,一年挣4万块钱,媳妇在这里打临时工,一天100多块钱。
付家坡油橄榄基地有50多亩,是张泽兵在2017年从甘肃陇南引进的,今年开始挂果。通过加工橄榄油、橄榄茶等产品,一年可实现近10万元的产值。
今年48岁的张泽兵是土生土长的郧西夹河镇人,初中毕业后出门创业,他开过出租车,挖过煤,后来在十堰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2017年年底,他通过多地考察,从甘肃陇南等地引进了油橄榄回乡种植发展。
2017年起,张泽兵在夹河镇5个村,以每亩200元到300元的价格,流转500多亩土地种植油橄榄。10余户贫困户,常年在这里务工。同时,他还动员800多户村民拿出2000多亩土地,种植油橄榄。“他们拿土地出来,我们给机械挖窝,提供有机肥和种苗,果子成熟以后,按照市场价回收,包括修剪下来的树叶都回收。”张泽兵说。
2018年冬季,张泽兵第二批种植的橄榄树出现大面积枯死,他先后找到县林业和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会诊。
树苗枯死问题得到解决后,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油橄榄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张泽兵手里800多万元家底全部投入到这个产业中,用于种植户种苗补贴、购买化肥、支付务工村民的工资等,资金很快就捉襟见肘,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之后,夹河镇政府通过产业,补贴了一百三四十万元,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夹河镇政府支持下,目前,张泽兵不仅成立了油橄榄种植合作社,他还通过贷款和融资方式,正在兴建一座1000多平米油橄榄扶贫车间。张泽兵打算,再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夹河镇发展2000多亩的油橄榄,亩产可达到近万元,达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