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十堰再添121处不可移动文物

时间:2025-10-26 21:23 来源:郧阳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近日,十堰市郧阳区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121处文物点,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为研究我区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有三处典型文物极具代表性,它们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印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起来看看。

“四普”新发现

罗家梁子遗址

201

罗家梁子遗址位于青曲镇韩家沟村三组,遗址东为大梁子,南为小包子,西为蔡家沟,北为白土梁。罗家梁子遗址现为坡地,面积约2256.4平方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该遗址2020年配合“十西高铁”工程建设调查时发现,调查时地表采集有打制石器,走访当地村民,村民在耕种时挖有化石。202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土有有鹿角、鹿下颌骨、跖骨、肢骨、动物牙齿、距骨、肱骨等动物化石。通过发掘,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埋藏情况,特别是出土的各类石器及首次在该遗址所见的动物化石,丰富了对汉水上游地区旧石器文化面貌的认识。

罗家梁子遗址为进一步探讨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在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的生存方式、技术扩散和人群迁徙提供了重要资料 。

张思烈士墓

202

张思烈士墓位于郧阳区南化塘镇长新村六组凤凰山顶,北部为栗子洼、南部紧邻下方水泥路,东部为凤凰山头。墓葬整体保存状况较差,碑楼已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据郧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反馈信息了解到,张思烈士当年在参与解放战争中原突围战役时负伤,遭敌人残害致死;1966年由长新公社下辖的长新村第六小队村民集资修建。张思烈士之墓的发现,进一步丰富并记录中原突围战役的历史信息,为下一步整合红色革命资源奠定基础,为深度挖掘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老虎寨遗址位

203

老虎寨遗址位于红岩背林场彭家庄村三组,该遗址为清代山寨遗址,东西走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793.23平方米。山寨东西高南北低,西部、东南部和东部设有三处寨门,其中西寨门保存较好,地势也极为险要。

老虎寨遗址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老虎寨作为山区特有文物的典型代表,拥有强烈的山区特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山寨依山而建,据险以守,反映了当时山村社会的生存状态,凝聚着古代山民的生存智慧,是山地建筑艺术与军事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

新发现的121处文物中,古文化遗址63处,古墓葬16处,古建筑5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处,其它类1处。涵盖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个类别。这些文物点分布广泛,时间跨度长,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丰富我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4

(扫码查看121处文物点)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