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损伤越来越常见,尤其是膝关节韧带损伤。面对韧带重建,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从自己身体其他部位取一根肌腱,不禁心生忧虑。如今,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人工韧带的出现让患者有了新选择。那么,人工韧带如何重建膝关节稳定性?10月16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骨四科副主任医师熊为,为大家答疑解惑。
日前,23岁的张先生(化名)在参加篮球比赛时,不慎造成前交叉韧带断裂,前往十堰市太和医院骨四科就诊,经专家团队全面评估后,张先生接受了人工韧带重建手术。术后第二天,他即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应性康复训练,三个月后恢复基础运动能力,目前他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熊为介绍,自体肌腱重建虽是传统经典方法,但人工韧带作为一种由高科技生物材料制成的人工合成物,其强度和功能接近甚至优于人体自身韧带。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几个微小的锁孔切口,运用关节镜技术,将预制好的人工韧带精准植入膝关节,替代受损韧带,从而重建关节稳定性。
熊为指出,人工韧带具有三大显著特点。最直接的是创伤小,避免了在患者小腿或大腿上另做切口取自体肌腱,从而消除了二次创伤。取肌腱本身也是一次手术,会带来额外疼痛、疤痕,甚至可能影响取腱部位功能。其次是强度高,人工韧带在植入初期就具备极高的固定强度,远超过早期愈合期的自体韧带。第三是无需经历漫长的"腱骨愈合"过程,而自体韧带移植后需要等待肌腱在骨骼隧道中长牢固,这个过程既漫长又需要特别小心。
熊为特别强调,人工韧带手术是精准医疗的典型体现,这项技术高度依赖医生的专业技术和临床经验。手术需要在关节镜清晰视野下,对韧带附着点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解剖重建,这对医生的膝关节解剖知识储备和关节镜微创操作技术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关于适用人群,熊为明确表示,任何技术都有其适应症。人工韧带特别适用于对运动功能要求高、希望快速恢复的年轻患者、运动员,以及自身肌腱条件不佳的患者。但他同时提醒,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经过专业骨科医生的全面评估,要结合损伤情况、年龄、活动水平和个人意愿共同决定,切忌盲目选择。
熊为最后建议,如有膝关节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骨科就诊,获取专业诊断和治疗方案。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