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金蔓、吴潇)选择一座城,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更是选择一个未来。十堰市以全域教联体建设为笔,着力绘就一幅“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民生画卷,让优质教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最温暖、最持久的强劲动能。
一枚“定心丸”:让人才安心安家,让企业放心落地
十堰创新推进“管理共标、资源共通、教学共研、质量共评、文化共育”的教联体“五共”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流动。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教联体实现100%覆盖,成功培育7所省级示范教联体、14个省级试点,让“家门口的好学校”从期待变现实。市实验中学全链条托管北京路中学后,移植成熟的办学模式与考评体系,北京路中学快速跻身全市质量强校之列,让周边多家企业的人才子女,无需再为求学而奔波择校,化解“择校焦虑”与“教育内卷”,成为人才安家、企业留人最实在的“定心丸”。
一池“活水源”:为产业注入未来,为城市储备动能
教联体建设仅关乎当下教育公平,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战略。我们通过城乡结对、名师走教、课程共享、数字赋能,确保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都能站在同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上,激发活力。依托教联体实施“三名工程”,近三年落地78个培训项目,覆盖教师1.2万人次,用专业队伍力量消解教育焦虑、提升教育质量。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在更均衡、优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子,在各类科创竞赛、艺术展演中崭露头角。他们,正是明天推动十堰产业升级、引领城市创新的中坚力量。
一张“金名片”:以教育定义城市,以远见赢得青睐
十堰教联体建设这张名片,其价值已超越教育本身,成为彰显城市远见、担当与软实力的象征,吸引众多秉持长期主义、追求社会价值的企业家们深度关注。近年来,我市持续招才引智,吸引约5000名高层次人才落户十堰。2024年以来,323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已就近就便在十堰享受优质教育,切实搭建起了人才与城市之间的暖心桥梁。
如今,十堰已形成“优质教育—集聚人才—繁荣产业—赋能城市”良性循环,以其枝繁叶茂的教育“梧桐树”,持续引来发展“金凤凰”。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