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太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用怕!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破解康复难题

时间:2025-10-13 20:51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对于家中的老年人而言,摔跤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不慎摔倒髋部,极有可能引发“股骨转子间骨折”。这种病症不仅带来剧烈的痛苦,长期卧床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PFBN)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那么,为何股骨转子间骨折会如此“偏爱”老年人呢?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10月13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骨Ⅰ)主任、主任医师龚泰芳,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IMG_9846

上个月,78岁的张奶奶不慎摔伤,导致转子间骨折,而且她本身还患有高血压和轻度肺气肿。十堰市太和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及时为她实施了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术后第二天,她就在康复师的指导下站了起来,家属们激动不已。出院时,她已经能够扶着助行器自己慢慢行走了,从而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龚泰芳指出,大腿根儿外侧有一个凸起的骨头,我们称之为“大转子”,这个区域发生的骨折就是转子间骨折。它常见于老年人,最主要的原因是骨质疏松。骨头变脆后,就像枯朽的木头一样,轻轻滑一跤甚至扭一下都可能导致骨折。

在过去,如果老人的身体条件较差,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高龄患者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因此,尽快进行手术、让老人尽快站起来是关键所在。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的理念十分巧妙,它模仿了人体股骨颈部位天生的生物力学结构——“三角支撑”。与传统的钉子可能像一根或两根棍子支撑不同,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通过独特的设计在内部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将股骨头、颈牢牢地“撑”住,固定得非常结实,有效防止了钉子松动、穿透或骨折再次移位等传统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是“精准医疗”在骨科领域的具体体现。

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具有恢复快、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两大显著特点。龚泰芳解释,由于固定牢靠,医生可以鼓励病人尽早下地活动,很多身体基础不错的老人术后很快就可以在助行器的辅助下站起来甚至进行短距离的行走,大大缩短了卧床时间,加快了康复周期。此外,病人早期活动还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肺部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同时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是不可估量的。

龚泰芳特别提醒,家中有老人,第一要预防跌倒,注意家居环境的安全;第二要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第三,万一老人不慎摔倒髋部,不要因为害怕手术而选择长期卧床,一定要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现在像PFBN这样的精准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它能够帮助老人跨过这道坎,重新站起来,享受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