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设“文明河流”,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十堰2025年第一批“文明河流”优秀创新案例公布,全市五条河流入选。为持续推动“文明河流”建设走深走实,十堰广播电视台推出“文明河流”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十堰在河流生态保护、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今天,首先来看,张湾区方滩乡是如何建设“文明河流”,绘就“水清、岸净、景美、人和”美丽画卷的。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剑锋 通讯员 余雪斐 李源婷)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守护一泓清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十堰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堵河(张湾区方滩乡段)全长16公里,流经5个行政村。在“文明河流”建设过程中,当地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村民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
降雨过后,张湾区“云水方滩”志愿护河队又开始了一天的清漂工作。队员刘鹤称,队伍有250余人,每周会抽出几天时间到水面上清理漂浮物。
堵河水资源丰富,是汉江最大的支流。为进一步建设水清岸绿、生态宜居、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方滩乡从辖区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以及村民中招募志愿者,组建“云水方滩”志愿护河队。
张湾区方滩乡沉潭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帅表示,平时安排两人进行全天候巡护,每周五下午,则所有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干部全体出动,进行集中排查与巡护。
方滩乡还建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乡级河长,沿河5个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河长,每村2名巡查员的三级组织体系。
张湾区方滩乡党委宣传委员雷开欣表示,扛牢守水护水的政治责任,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守水护水的积极性,带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守水护水工作。
张湾区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庹海波表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把自己的家园打扫得更加干净,共同呵护美好家园。
加强“文明河流”宣讲,动员更多的人当好守井人。在方滩乡沉潭河村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公园,当地利用该阵地,定期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主题宣讲活动。
张湾区方滩乡“文明河流”宣讲员吕洁介绍,近年来,方滩乡共开展文明河流宣讲500余场次,在沿河周边村庄、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标语20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利用乡村广播每日定时播放保护河流相关知识,覆盖全乡90%以上人群。
为实现河水长清,当地还不断强化硬件保障。建设垃圾运转中心,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31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活污水不入河。张湾区方滩乡农家乐经营户温将军说,山好水好,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良好的生态也激活产业潜能。方滩乡依托“云水方滩”文旅品牌,打造了云水街、见山茶舍等文旅产业,建成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小水果采摘园15个,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同时,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农户养蜂传统,建设中华蜜蜂产业孵化中心,促进蜂蜜产业发展。
张湾区中华蜜蜂产业孵化中心销售负责人陈芳梅介绍,方滩乡采用企业+合作社+蜂农的模式,辐射带动800户左右农户从事蜂蜜养殖,年产量2万斤左右,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以人的文明带动河流文明,以河流文明促进社会文明。方滩乡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促进村庄面貌、乡风文明全面提升,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
张湾区方滩乡党委书记韩愈表示,深化“文明河流”建设,依托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产业,将“文明河流”实践转化为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
张湾区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齐春表示,深入开展巡河护河、公益宣传、选树典型、讲好守水护水故事等系列活动,同步推进岸线环境卫生整治、景观提升和文化融入,让河岸“美起来”,让河道“活起来”,示范推动全域“文明河流”建设。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