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支点建新功图强图新绘新篇——孝感“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时间:2025-10-12 18:08 来源:孝感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金秋十月,行走澴川大地,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一家家企业忙碌生产,一股股发展热潮涌动。“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历史上极不平凡、极其出彩的五年。

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稳经济、促发展,全面践行“敢快干”作风,铆足干劲“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迈出坚实步伐。

展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符合预期,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地见效,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新质生产力焕发新动能,区域发展描绘新篇章,美丽孝感展现新面貌,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auto-orient,1

量质齐升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走进华工高理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器生产车间,6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马力全开、高效运转,一台台PTC加热器批量下线,预计企业今年产值可突破60亿元。

“十四五”时期,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加有力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从经济总量看,经济总量跨越3000亿元大关,稳居全省第5位、武汉都市圈第2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较“十三五”期末,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0.3、1.9个百分点。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4,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1483.6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11.5%。

——从主要指标看,2021年—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5723亿元、年均增幅11%,进出口累计实现753.3亿元、年均增长20.7%,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3。

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焕发新动能

湖北元臻微电科技公司洁净厂房内,首条xMR量子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元臻微电是全球专业提供第三代xMR磁传感材料及元件的企业,其超灵敏磁传感技术有效破解“卡脖子”难题。

“十四五”时期,我市坚持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加快推动城市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让科技创新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的“最大动力”,成为推动孝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土壤”更加肥沃。孝感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成省级创新型县市5个,孝感高新区在全国排名第63位、居全省第6位,提前达到“十四五”规划预期。持续加强科创企业成长全周期支持,建成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60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0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10家,累计入库科创“新物种”企业166家,综合水平居全省第一方阵。

——成果转化“养分”更加充足。与武汉协同推进科技合作专项行动,引进科技副总、院士专家、挂职博士等人才233名,服务孝感的院士专家团队达到140个。推动企业领衔承担中省科技计划,全市实施中省科技计划项目超500项,获得资金支持超1.9亿元。建成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68家,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超700项,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居全省第4位。

——产业创新“硕果”更加饱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4亿元、居全省第5位,较“十三五”期末增长249.6亿元。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农业获评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绿色纸基材料、现代纺织服装获评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长江(孝感)3D科学计算中心正式运营,思朗科技突破超算领域“卡脖子”难题,联光元和完成光学系统关键技术验证,新都化工、祥源新材料等20家企业(单位)科研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励。

auto-orient,1 (1)

竞进提质

区域发展谱写新篇章

走进孝感东城区福源路提升改造工程(高新段)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正在加紧作业,施工繁忙。该道路改造完成后,将从单一交通干道升级为集生态、休闲、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走廊。

“孝感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热的”。这是我市奋斗的现实场景,也是其迈出的铿锵步伐。我市紧扣“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战略定位,不断开创孝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孝汉同城加速推进。坚持向东向南发展,做大做强自身与依托、融入、服务武汉的战略路径。武汉都市圈城市融合指数连续4年领先,沿江高铁即将建成通车,武汉枢纽直通线加快建设,孝感南站建成将使孝感东站公交化成为必然,孝感进入武汉“1小时通勤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市医疗机构与在汉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50个,1062项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主城崛起成势见效。5年来,孝感大力实施“主城崛起”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滚动实施“双百”项目547个,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落成,首衡城交易额稳居湖北第一,思朗算力正聚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3D超算中心。槐荫大道、黄陂大道、董永路立交桥、孝武大道、城南大道等道路桥梁相继建成通车,“内外成环、纵横成网、辐射联动”的“双环十五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8%,“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的城市格局全面展开。

——县域发展竞进提质。加快推进“123+X”交通产业城镇一体化发展,以交通体系为纽带,促进县域城乡协同发展。孝汉应“黄金三角”加快建设,孝南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汉川经济总量逼近千亿、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1位,应城进入中部地区竞争力百强第56位,云梦、安陆、大悟、孝昌竞相特色发展。县市主导产业营收占比均超过70%以上,7个产业集群评为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个数列全省第1位。

auto-orient,1 (2)

蝶变生辉

美丽孝感展现新面貌

晨曦初露,金辉洒落在如墨色缎带的城南大道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与绿道旁晨练的居民交错而过。两侧绿影摇曳,景观花坛犹如打翻的调色盘,绘就10公里流动的生态画卷。这幅充满张力的画面,成为南部新城蝶变的生动写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四五”时期,我市加快建设全省生态良好绿色发展的孝感样板。

——“扩绿”步伐加快。深入实施“万树村”工程建设,森林蓄积量达到102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5.4%。孝南区、大悟县、孝昌县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实现省级示范区“1+7”全覆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挺进全省第一梯队。

——“减污”成效显著。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前完成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全市城乡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国控断面优良率达100%,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绩效评价评为全国优秀等次,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零填埋。

——“降碳”更加治本。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90万千瓦、规模居全省第3位,应城市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拥有三个“世界第一”。累计创建1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省级绿色工厂。朱湖湿地公园、大悟红畈村分别入选近零碳和零碳示范工程。

auto-orient,1 (3)

幸福加码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清晨的航天社区,几位老人正在新建的凉亭里下棋,孩童在健身器材间嬉戏。“变化太大了,现在社区环境真是好啊!”居民李大爷由衷感叹。

“十四五”时期,我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夯实民生之基,持续稳就业、促增收。财政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7.4万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三五”期末分别增长30.5%、41.3%。

——聚焦民生之需,持续优服务、强保障。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09所、增加学位10.4万个。中小学校校园游泳、数字食堂、教室空调实现全覆盖。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98个,市中心医院东城院区、市妇幼保健院东城院区、市疾控中心、湖北航天医院门诊楼、市传染病救治基地相继建成投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回应民生之盼,持续办实事、惠民生。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建成幸福食堂561个,棚户区改造9702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12个,加装电梯807部,新增口袋公园156个、城市公厕154个、停车场328个、停车泊位7.5万个、充电桩2万余个。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创成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孝感马拉松、第十一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承办权花落孝感。

auto-orient,1 (4)

编辑:李肖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