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剑锋 丹江口融媒记者 周鹏 赵晴)近年来,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蔡湾村以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产业调整” 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如今村里社会治安稳定有序,村民自觉遵纪守法,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一幅幸福乡村图景徐徐展开。今年5月23日,蔡湾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每日中午11时30分,三官殿街道蔡湾村的幸福食堂都会准时开餐。今天的菜肴是冬瓜红烧肉、青椒炒香肠、辣椒炒鸡蛋、清炒南瓜丝,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均衡。
在幸福食堂用餐,积分是 “硬通货”。60至69岁的村民,凭3个积分就能兑换一份午餐;70至79岁的村民,仅需2个积分;80岁以上的老人则可免费用餐。今年85岁的村民汪国凤,每天都会到幸福食堂就餐,像她这样享受免费用餐的耄耋老人,村里共有 64 人。村民汪国凤表示,她每日都在幸福食堂免费用餐,感受到了晚年的幸福。
蔡湾村是一个集山区、库区、坝区于一体的移民安置村,共有731户2752人。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常住人口60岁以上的接近500人。村子刚成立时,不仅没有像样的产业,基础设施也十分薄弱。
村民董贤俊表示,过去的广场每逢雨天容易积水,影响出行;健身器材老旧;同时,广场还缺乏跳广场舞的场地和儿童娱乐设施。
2022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蔡湾村通过 “院场会、微心愿工作坊、座谈协商会” 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尤其是每周五晚的 “蔡湾夜话”,更是搭建起了干群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仅当年,村两委就收集到73条涉及村庄改造、精神文化需求、便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 该村后备干部杨小华表示,通过“蔡湾夜话”,不仅传播了党的声音,还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让乡村治理更加民主更加高效。
产业发展是村民最迫切的愿望,更是蔡湾村幸福生活的坚实底气。2023年,蔡湾村创新构建 “村党总支 + 市场企业 + 村投公司 + 农户” 的联建带民模式,成立了蔬菜产业经济合作社,盘活农田2000余亩,高标准打造出350亩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直接为村民提供了70个就业岗位,村民们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大棚承包经营、合作社分红等多个渠道增收。2024年,蔡湾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8万元。
村委会主任张光伟表示,依托农科院等部门的渠道优势,进一步销售拓宽渠道,增加蔬菜的附加值,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技智慧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了,村庄环境治理同步提上日程。文化广场建设、市集长廊建设、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庄环境整体提升等一系列项目陆续落地实施。村里共维修房屋79栋,铺设柏油路约 4公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过去 “垃圾围村” 的问题,曾让村民们意见很大。针对这一问题,蔡湾村不仅建立了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还专门引进了处理设备,将厨余垃圾 “变废为宝”,转化为有机肥料。村民徐召承包的一亩多土地用于蔬菜种植,使用垃圾分类处理后的有机肥料。他介绍,这种土壤改良剂,使大蒜长势良好。
“点滴小事” 里,藏着最暖的服务细节。蔡湾村根据村民的建议,聚焦养老、托幼、就医、快递等村民身边的 “关键小事”,着力打造覆盖范围更广、服务功能更全、服务质量更优的民生服务综合体,并通过积分制管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公益活动、乡风文明建设等基层治理工作。全方位拓展村民的 “幸福半径”,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从 “有保障” 到 “高品质” 的美好生活。
如今的蔡湾村,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一个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新蔡湾,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村委会主任张光伟表示,下一步,该村将重点优化文明积分制,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品质,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推进农文旅研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南水北调移民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培育乡村创客,通过产业赋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文明村”荣誉。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