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邵耀宇)房县青峰镇峪坪河村曾因小花菇在《舌尖上的中国》出圈,香菇产业是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今年入秋以后连续的绵绵秋雨,也没有影响到当地香菇产业的发展,基地50万袋香菇迎来丰收,仍能实现350万元产值。
63岁的监测户代明和身穿雨衣、脚踩雨靴,在香菇棚内忙的不亦乐乎。 肥嫩的鲜菇在他手间翻飞,瞬间落入框内。“雨天鲜菇长得快、水分足,不抓紧摘就掉价,这筐上午就能送进烘干车间!”
“以前雨天采的菇没地方烘,要么贱卖要么浪费。2019年建基地时,我们专门配了温控烘干设备,雨天抢收的鲜菇2小时就能进车间处理,这才保证了营收。”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有军指着8间标准化车间说。
为让香菇产业扛住天气考验,村里建成1200平方米基地,菌棚配备防雨引流系统。邀请县农业局专家教技术,教给广大村民在雨天采收“采大留小、轻拿轻放”,透气分装避免霉变。对接加工企业开通“雨天绿色通道”,鲜菇采收后2小时内就能运抵生产线。
抢收的忙碌里藏着村民的好日子,7户菇农靠标准化种植,户均增收7万元。60多名像代明和这样的务工者人均年增收4000元。基地3万元帮扶收益更精准发力。1.1万元分给17户土地流转户当租金,1.8万元升级的分拣烘干设备,让雨天采收的香菇加工效率提升30%,直接带动该村村民稳岗增收。
如今雨幕中的基地,正朝着“稳规模、提效益”的方向扎实迈进。村里计划明年在现有50万袋基础上,再扩种15万袋香菇,同时扩建2 间保鲜仓库,解决雨天鲜菇短期存储难题。还将邀请专家开展“菌农技术培训”,手把手教大家优化菌棒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技巧,让更多村民靠种菇掌握“致富本领”。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