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新语丨以万全之备 战汛情之险

时间:2025-09-30 10:29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在持续的强降雨面前,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避险为要” 的防汛理念。

连日来,十堰出现持续性强降水过程。9月28日晚,市委书记黄剑雄在市应急管理局调度防汛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坚持生命至上、避险为要,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应急准备,全力应对好本轮降雨过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续强降水裹挟着地质灾害风险侵袭十堰,汉江流域水位波动、山区土壤趋于饱和,这场“持久战”让安全度汛的考题愈发艰巨。但从预警叫应的精准传递到抢险一线的迅速行动,十堰正以系统防控筑牢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汛情之险,险在山区地形的复杂多变与灾害的突发性。作为汉江上游重要城市,十堰境内525座水库星罗棋布,高速桥隧比高达53%,持续降雨极易引发山洪、滑坡与内涝风险。最新地质灾害预警已明确张湾、茅箭等多地风险等级,丹江口水库超汛限水位的现状,更让防汛工作如履薄冰。这种“先天条件”的制约,注定了十堰度汛必须付出加倍努力。

应对之策,胜在“防”字当头的先手布局与协同作战。早在汛前,水利部门已完成全域水库安全评估,整改35处工程隐患,8500余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直连省山洪办,实现预警信息“直达末梢”。应急管理系统储备的6200余万元物资与1.2万余救援力量,如同待命的“铁甲兵团”,为处置突发情况提供支撑。从高警部门联合多单位开展地质灾害演练,到茅箭区清疏23.2公里雨水管沟,这些细碎而扎实的举措,构成了防汛的“铜墙铁壁”。

决战之力,源于全员动员的责任闭环与民生为本。张湾区的五级包保体系让640余名责任人扎根基层,2000余份宣传折页将避险知识送进千家万户;郧阳区白浪镇遭遇暴雨时,红色预警信号与转移指令同步下达,践行“八个应转尽转”的承诺,每一次响应都彰显着“人民至上”的底色。

汛情尚未退去,考验仍在继续。实践证明,艰巨任务面前,唯有把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把准备做在“风雨到来前”,方能在与洪魔的较量中赢得主动,守护好十堰的安宁与祥和。

编辑:李肖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