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时间:2025-07-04 19:2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探寻这里的红色记忆。

在官山镇吕家河村的丹江口市初心教育基地,有一块红色展板,其造型为一面红旗,它告诉大家这里是一片红色土地,革命先烈们曾在此书写红色传奇,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

1

红三军是均县革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吕家河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当年红军留下的“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1

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易明谦介绍,眼前的是1931年湘鄂西革命斗争形势图,当时官山得到解放,鄂西北第一面红旗在此升起;1931年5月,红三军解放均县后,贺龙率领部队抵达官山镇吕家河村,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而红三军司令部就设立在吕家河泰山庙。

52

1931年8月,此前遭到国民党武装破坏的均县苏维埃政府在吕家河村恢复成立,为了壮大苏区力量,红三军号召当地农民积极参军参战。

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00-01-44--00-01-51]

易明谦介绍,展柜里陈列的,是当年地方老百姓放下镰刀、加入红军后,参加训练时使用的物品,这些人初入红军时什么都不会,只能拿起大刀和手榴弹参加训练,其中就有当年训练时使用过的手榴弹。

55

均县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迅速开展了以平均分配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辖区内15万民众分得了土地。

易明谦讲述,1931年贺龙来到官山镇,将土地直接分配给老百姓,并于当年9月为群众颁发土地证,随后在房县,又设立了中华湘鄂西苏维埃银行,由此土地经济牢牢掌握在苏区政府手中,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红三军主力撤离后,1932年初,敌军重兵围剿均县苏区,地方党员干部带领赤卫军死守防线。217名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其中官山本地烈士有12人。

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00-02-45--00-02-53]

易明谦介绍,展陈中的李祥、岁正海、郭天保、李洪凡、刘兴道等烈士均是官山土生土长的代表,这充分印证了官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为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体现了官山人民大无畏的精神。

均县苏维埃政权虽然只历时8个多月,但它作为用武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尝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53

官山镇吕家河村还是享誉神州的“汉族民歌第一村”。当年,红三军播下的革命火种,至今还在村民们的歌声中熊熊燃烧。

易明谦表示,当年红军抵达吕家河时,留意到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便将红色歌曲与吕家河民歌相结合,将红色歌曲融入村庄生活,当地村民将红色歌曲牢记在心,这体现出当时红军与群众通过文化建立起了默契的联系。

88

丹江口市官山镇的红色印记,不仅是这片土地的精神图腾,更是十堰这座城市的精神富矿。2017年,吕家河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以实物陈列和图文展示的形式再现老一辈革命家在官山镇不畏艰辛、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在新时代继续发挥着红色文化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动发展的作用。

(全媒体记者 赵慧 叶旭升 朱江 丹江口融媒记者 通讯员 刘惠敏)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