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武当山玉虚宫的红墙绿瓦片间,一身黑色道袍的杰克,正挥剑起舞,沉浸在动与静的写意中。
杰克・平尼克,这位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洋道长”,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也是首位获授十堰荣誉市民的外籍人士。
“15年前揣着‘我要去武当山’的纸条来寻梦,如今这里早已成了我的家。”将剑收回,杰克轻抚长髯,用美式普通话笑着说。
杰克自幼痴迷李小龙、成龙电影。为追寻正宗中国功夫,当年还在上大学的他毅然将课程转为网课,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打两份工攒下旅费,只为来武当山一睹武当武术的风采。
2010年6月,杰克来到武当山初期,由于语言不通、行李丢失、经常迷路,他没少吃苦头。就在他萌生退意时,当地村民热心的帮助,让他坚持了下来——超市老板娘递来的一碗热汤面、出租车司机载着他寻找武馆……这些点滴善意,成为杰克扎根十堰的源动力。
在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修行的5年里,杰克接受了严苛的“中国式”训练: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练功,用竹板拍打身体提升抗击打能力。如果犯错,则要蹲马步、被打手板。修行期间,杰克多次受伤,但最终在师父袁师懋的鼓励下坚持下来。如今,杰克精通太极拳、八仙棍等十余种功夫,更将《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经典融入武学理念,是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洋道长”。
在2023年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上,伴着悠扬的洞箫声,杰克专注地打出一套武当太和拳,此时,一只不知从何而来的黑蝴蝶绕着他飞舞,落在他肩头。凭借出色的表现,杰克接连斩获了两枚金牌,他的两位“洋弟子”也各获一枚银牌。事后,他比赛的视频被发布上网,引得网友一片赞叹:“标准,地道,原汁原味。”
面对荣誉,杰克坦言:“奖牌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通过我这扇门,了解到武当太极和中国文化。”
2020年至今,杰克已在互联网上发布数百条传播武当文化的短视频,吸引全球百万粉丝关注。
杰克在网课中融入洞箫演奏、茶道体验,甚至将古琴曲《流水》与太极拳的呼吸节奏结合,形成独特的“四维教学法”。这种“武学+文化”的教学模式,源自他对武当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十堰生活15年,杰克早已褪去“外国人”的标签。他娶了来自陕西的曹玲玲为妻,女儿琳娜能熟练背诵《弟子规》,用古筝弹奏《渔舟唱晚》。他住的平房里,摆放着木工工具,墙上挂着他亲手制作的武当剑。他经常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武当山下的街头,菜市场的摊主亲切地称呼他“杰克师傅”。
十堰的包容与支持,让杰克的文化传播之路越走越坚实。2024年,“武当杰克”工作室被授予湖北正能量网络大 V;2025年,杰克获得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并被评为十堰首届荣誉市民。
“以后我就是十堰人了,很开心我能向欧美网友分享我的经验,传播十堰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十堰市首届荣誉市民座谈会上,杰克表示。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选择更大的城市发展?”杰克指着武当山金顶方向说,“十堰给了我最珍贵的东西——尊重与信任。这里的政府愿意为一个‘洋弟子’的梦想搭台,这里的百姓愿意把我当作‘自家人’。当年我是追着功夫来的,现在我知道,真正让我留下的,是这座城市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武当文化属于世界’的胸襟。”
“未来,我想找个地方开一个文化交流中心,一个能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可以在这里学习最纯粹的武当文化和武当功夫。”杰克对记者说:“武当山不是我的终点,而是文化传播的起点。”(十堰日报 记者 周仑)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