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柯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塑造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我市目前在建的最大工业投资项目,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项目建设已完成95%,将于6月底实现量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智慧工厂。
记者在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项目现场看到,这里仿佛一个机器人的世界。技术工人正抓紧时间,对智能化生产线上的每台设备进行精准调试。在焊装车间,288台高性能数字化设备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机器人“丛林”。生产线上方,车身传送带纵横交错,科技感直接拉满。
项目现场管理科科长祝军介绍,当前,三条产线整体进展已经达成95%的目标,焊装车间实现了第一款车型的全品种突破,同时在逐步导入第二款、第三款车型。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项目,大规模集成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四新”技术102项,实现焊接、涂装两大核心环节100%自动化,零部件集配率提升至95%,生产效率与质量管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说,这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黑灯工厂”。
祝军介绍,智能制造项目焊装车间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驱动,对焊装的物料、装配、输送和焊接作业,都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计划下达以后,可以按照生产顺序,用系统化驱动的方式,实现无人化、黑灯化生产。
“黑灯工厂”又被称为智慧工厂,是不开灯也能进行自主化生产,所有流程均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完成的现代化工厂。“黑灯工厂”的出现,已成为十堰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蜕变的缩影。
在这座智慧的工厂里,除“上件”外,其余工作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原来400多人的车间现在只需50人,工人的工作重心变成了看护机器。
祝军介绍,以前,50%的焊点需要人工来完成,除了焊接以外,还有大量的搬运装配等工作;而现在,焊点自动化率是100%,50个人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值机人员只负责机修、小件的装配和一些调整工作。
激光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是发展高端精密制造的关键技术。在这里,首次在在商用车车身上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几十秒就可以完成一台车身3000多个焊接点的焊接,并且严丝合缝,将再次刷新商用车行业的新速度。
祝军介绍,该项目单条产线每小时能达到35台车身下线,是卡车行业单体制造现场最大规模的生产线。
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项目”是东风商用车D600——第六代整车平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省级、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4.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高端商用车车身超26万台套。
祝军介绍,D600车型将在6月30日进行量产,老工厂的车型导入第一款D760车型将在7月30日在新工厂进行涂装、内饰生产。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