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龚强)近日,随着天气转暖,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所在地——丹江口市,丹江口大坝下游的水都二桥迎来大批游人。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水都二桥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市民纷纷前来打卡留影。全长1267米的水都二桥,横跨汉江,其灯光设计独具匠心,采用洗墙灯为桥拱披上梦幻霓裳,投光灯精准点亮桥内空间。桥立面69根吊杆间条紧密相拥的点光源灯带熠熠生辉,灵动的动画效果活力四射。桥体两侧安装的喷泉不仅填补了桥体侧面留白,灯光搭配喷泉更显流光溢彩。整体灯光效果与摩天轮、丹江口大坝相映成趣,充分发挥了汉江优势,呼应“城市守水人”的理念。
如道道彩虹横卧江上,似钢铁巨人跨越两岸!2024年10月1日上午,中国最长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桥——主桥长680米、连接汉江左右两岸的水都二桥,在国家战略水源地丹江口市顺利通车。“这座高技术含量的跨江大桥,凝聚着当之无愧的‘中国智慧’!”水都二桥项目副总工程师李登武欣喜地告诉记者,这座大桥目前已创下7项国内领先技术。
水都二桥位于丹江口市汉江水都大桥以南310米、沧浪洲步行桥上游800米处。大桥起点接沿江大道均州一路路口,横跨汉江后,终点接汉江大道与石家庄路。
该桥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创新应用了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万吨级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冷喷烯锌钢结构防腐涂装等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提出的大坝泄洪区板凳钢管桩基础大跨径钢栈桥、水位高频变化大坝泄洪水源保护区钻孔灌注桩、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多功能拼装平台拼装施工技术、小曲率半径长距离钢箱梁分段多轮次顶推和大吨位钢箱拱肋整体提升、大坝泄洪区板凳桩钢栈桥等新工艺、新技术,保证了结构的抗风、抗震、耐久性能,保障了安全、稳定、高效施工,最终实现了两年工期快速达成通车条件。
2024年6月,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在北京市组织召开2024年第一批科学技术成果专场评价会,水都二桥有8项技术成果参与此次评价。其中,有7项关键技术获评“国内领先”水平,另有1项关键技术获评“国内先进”水平。
在我国桥梁建设的壮丽征程中,一座座大桥横跨江河湖海,不仅成为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更是展现“中国智慧”的璀璨明珠。近年来,众多桥梁建设项目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创新的管理模式,成功创造了多项“国内之最”,为我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水都二桥首次运用的7项关键技术,已创下“国内之最”!分别是:泄洪区板凳钢管桩基础大型钢栈桥施工、水源保护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多功能拼装平台拼装施工、小曲率半径长距离钢箱梁分段多轮次顶推施工、大跨径钢箱系杆拱桥钢格构柱支架钢箱拱原位拼装施工、大矢跨比超高钢箱主拱肋中跨低位拼装液压同步提升合龙施工、大跨径钢箱梁组合式铺装超高性能混凝土封闭式高温蒸养等施工技术。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地处丹江口大坝下游的水都二桥,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因受丹江口大坝泄洪冲刷、航道疏浚的影响,施工区域水下河床的覆盖层已逐年形成大粒径卵石贫砂透水层地质,给常规钢板桩围堰施工带来不小挑战。项目部进场后,为保障施工进度、安全施工,成立技术攻坚突击队,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方案评审会、技术交底会,研发出适用贫砂大粒径卵石地层的改良型锁口钢管桩围堰和大粒径卵石区域钢板桩围堰少二次引孔施工工艺,这种创新施工工艺不仅能弥补施工地质条件的不足,也将为同类型桥梁基础施工积累宝贵经验。
主桥施工中,湖北路桥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先梁后拱”安装思路,主梁顶推到位后再进行主拱原位拼装和提升施工。李登武介绍说,主梁从17号至18号墩之间进行钢结构拼装,拼装完成后向20号墩进行顶推,最长顶推距离达558米,是国内同类型桥梁中顶推距离最长的,同时选取小曲率半径的顶推路线有效解决主梁长距离顶推线性控制和落梁难题;钢箱拱的提升合龙是水都二桥的关键工序。主梁顶推到位后,主拱采用拱肋每跨靠支座1/4位置原位拼装、跨中1/2位置先拼装后提升思路进行施工。拱肋提升高度近29米,提升最大重量达1562吨,且施工期间正处于丹江口大坝泄洪活跃期,钢箱拱27米高拼装施工安全质量、大节段拱肋提升67米长支架监测和拱肋悬停过程合龙线性控制是大桥架设过程中最后的重难点。针对以上痛点难点,湖北路桥项目团队多次组织专家开展专题会议研讨,逐跨钢箱拱提升经验,研发出钢管桩引孔震设+框架承台固定施工工艺,并对支架提升施工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研判。提升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测量协同北斗视觉位移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提升支架的局部变形、沉降和水平位移,确保拱肋提升质量与安全。
2024年8月11日,随着最后一跨合龙段拱肋精准就位,水都二桥成功合龙,为大桥全面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依托丹江口市水都二桥工程,项目部研发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分仓控制高温蒸养技术及超高性能混凝土全自动化温控系统,提高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对养护范围内各点的温度实施24小时监控及调整。“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本技术成果具有缩短工期、施工质量高等优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据李登武介绍,水都二桥的大跨径钢箱梁超高性能混凝土封闭式高温蒸养组合式铺装施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长虹卧波,鳌背连云。对于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丹江口库区而言,桥梁见证了这里的变迁,更串联着民心民意,关乎着民生福祉。自2022年3月4日开工以来,湖北路桥以管理优势和创新能力为砥柱,确保水都二桥工程稳健推进。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从便桥、便道的同时施工,到抢抓枯水期的有利时机,再到钢栈桥的创新设计,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项目团队对细节的严格把控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在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丹江口水库大坝泄洪流量达到每秒10100立方米峰值,钢栈桥因提前研判大坝下泄流量,创新采用板凳桩结构代替排架桩,横向稳定性高而稳如磐石,经受住大坝泄洪严峻的考验,为全桥工期缩短6个月以上。
一桥飞架东西,卧波又添长虹。水都二桥的建成通车,不仅缓解了丹江口市城区交通拥堵情况、为丹江口大坝景区增添亮点,同时服务于国家重点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路桥建设者不畏艰难,不惧风霜,将一张张蓝图转化为腾跃江面的巨大脊梁。
编辑:姜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