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十堰提出实施10大类27项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安居、出行等领域。市发改委、人社局、教育局等19家单位加强整体联动,合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截至2024年12月底,均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圆满交卷。
近日,学员蒲永香正在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接受面点师培训,再过半个月,通过考试后就能拿证。她说,考完试就能拿到证书,这样自己就多掌握了一项技能,以后在找工作时,薪资待遇也有望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是帮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的重要举措,人社部门紧紧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发展体系,集中开展重点企业、重点职业(工种)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技能培训部主任杜文杰介绍,2024年,该中心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者等九类群体,开展了厨师、电气焊、面点师等十余个专业的培训,共开展培训66期,培训学员达1176人。
2024年,市人社部门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返乡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民生项目,办好民生实事,全市新增就业5.6万人,大学生留(回)堰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培训“楚大厨”800人、高素质农民5000人。
十堰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李春阳表示,下一步,将在强化就业促进协同机制、打造“乐业十堰”工作品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等方面发力,奋力推进全市高质量充分就业。
实施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让童年更美好。2024年,十堰深入践行“一米高度”理念,推动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儿童友好化改造。
十堰市城管执法委工会主席曾艳丽说,从儿童视角出发,增设了沙坑、滑梯、母婴室等设施,不断优化儿童活动空间,满足儿童多元化需求。
作为第一批湖北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十堰以实施民生微实事为切入口,一批儿童友好示范点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托育机构253家,托位总数13031个,创建了10个儿童友好示范社区。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2024年,十堰市民政部门针对符合条件的老年群体居家养老需求,对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实施“一户一案”“一户一档”方式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前不久,高龄老人王汉云的家里发生了新变化,床边装上了安全护栏,床头也安上了求助铃。家住张湾区车城路街道田沟社区的居民王汉云说,改造后,自己睡觉更安稳了,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坐着轮椅出去晒太阳。
截至目前,全市适老化改造3807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此外,62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完成提档升级,50家幸福食堂全部开业,6个基层示范老年学校全部投入使用。
一年来,短板在补强,堵点在打通,292个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增供热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80部加装电梯“上岗”,新建口袋公园13个,改造万达路口、熊家湾路口等10个,改善城区学校周边交通环境,新增停车泊位12404个,改建农村公路1397公里,新增学位17510个。10大类27项民生实事中,有17项任务超额完成,美好生活不断进阶,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
编辑:李晓静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