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婷)今年以来,十堰市竹溪县天宝乡孔雀村以共同缔造试点为契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解决身边的小事、实事,受到群众欢迎。
天宝乡孔雀村位于竹溪县南部山区,山大地少,在以前这里是无产业基础、无村集体收入、无市场主体的“三无村”。2016年,因为村组合并,易迁安置,孔雀村11组的常住人口达到70户229人,今年初被列为竹溪县共同缔造试点。如何摸清民情民意成了共同缔造工作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竹溪县天宝乡孔雀村共同缔造工作组组长敖明介绍,在最初第一轮入户工作时,前面几户村民要么拒绝开门,要么开门只能简单地交流几句,问题难以收集,也难以了解到群众家庭基本情况。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工作组想到了成立村民小组理事会。
竹溪县天宝乡孔雀村11组村民小组理事会会长陶辉介绍,他们都是本地人,对村里情况比较熟悉,通过茶余饭后跟村民交流,有的村民不愿意直接和村委会说的事,会和他们说,他们再进行转达,理事会就是村民和村委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安置点的房屋结构相似,很难辨识,走亲访友十分不便。工作组和村民理事会商议后,决定先从群众普遍反映的门牌号入手。经过村民理事会的沟通与协调,村民们积极参与并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最终确定了门牌号的样式。
就这样,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搭凳子、递锤子、安牌子,很快,门牌号问题得到解决,工作组也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大家参与村集体事务的积极性高了起来,前不久,有人提议整修村委会门前的花坛,村民们积极响应。有的人主动表示要去河边捡石头,有的人贡献出自己的三轮车来拉运石头,还有人主动提议承担泥瓦匠的工作。
工作组和理事会还搭建了信息平台,将每家每户的信息归集起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技能专长,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养蜂大户罗永霞就是其中之一。
罗永霞表示,她已经养了十多年的蜜蜂,产量最好的时候,能收获七八百斤左右的蜂蜜。罗永霞带动了4户群众参与蜂蜜养殖,扩大产量,工作组也积极帮助他们宣传产品,打造品牌,寻找销路。
转变群众思维是当下,富足群众口袋是长远。开展共同缔造以来,孔雀村开展了环境整治,培育了蜂蜜、菊花、蔬菜等多个产业,村容村貌和乡风民俗正在悄然改变。
编辑:李肖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