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蔡湾村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记者在蔡湾村三组看到,道路两边已建起了一个个高标准设施农业智慧大棚,在一年前,这片区域还是一片传统的蔬菜种植基地。
这几天,智慧大棚里种植的番茄陆续成熟,每天都有村民在忙着采摘。
蔡湾村是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内安村,一直有种植蔬果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发挥地理优势,壮大蔬果产业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蔡湾村党总支书记张光伟介绍,新的村两委上任之后,一直在探索怎么样让村民致富,通过网上学习以及实地去了解,村两委组织专班去沿海地带学习当地的设施农业。
去年年初,村两委决定将原有的300亩蔬菜大棚升级改造为智慧蔬菜基地。但是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部分村民的质疑。
蔡湾村村民陈超告诉记者,当初自己没有接触过,不确定它收益如何、能不能建成。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村干部们走村入户宣传,经过征求意见,决定采取“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村民土地入股”形式建设。
张光伟表示,蔡湾村形成了土地流转十年阶梯式的支付方式,前5年是750元/亩,后5年是800元/亩,在与第三方签订协议时,确保改造项目的总用工量的70%来自于本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蔡湾村移民有机蔬菜产业园建成运营,还为本地80多人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岗位。如今,在全新的蔬菜大棚里,瓜果挂在半空、蔬菜长在水中,种植更加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
丹江口市昇成农业公司经理王尊然介绍,叶菜区每年的产量在28000株左右,平均每株的价格为3至5元,果菜区每年产量在80000斤左右,每斤价格在20至40元,每年产值在300万元左右。
蔡湾村党总支书记张光伟表示,2024年将依托农科院等部门的渠道优势,进一步销售拓宽渠道,增加蔬菜的附加值,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技智慧产业基地。
(全媒体记者 马凯俊 翁红 丹江融媒记者 高重阳 通讯员 闵希)
编辑: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