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23年增选院士名单,共选举产生74位院士。
丹江口市浪河籍的刘超光荣登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小山村里走出一个大院士,消息传来,家乡的父老乡亲高兴的拍手点赞。出生于浪河镇代湾村的刘超,在家乡有什么“别样的成长人生”?
23日,记者来到了刘超院士的老家,探寻了他青少年的成长足迹。
从浪河集镇沿库而行,就来到了代湾村。小村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充满了宁静和安详。通村路旁,一株近三百年的黄连树健硕挺拔,傲然矗立。大树下一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土坯房就是刘超院士从小生活的地方。
老家里,一派喜气洋洋。当得知刘超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后,大家都为村里走出了一名院士分外开心。为了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还生活在老家的兄弟们更是点燃了平日在过年过节才燃放的鞭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昨天下午听到了我弟弟评上了工程院院士的消息,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尤其是我,当时激动的泪水都出来了。”刘超二哥刘远景激动地说道。
刘超堂哥刘远科说:“今天听说我们老刘家出现一个工程院院士,我们感觉到非常骄傲,也是我们村里的骄傲。”
据刘远景介绍,刘超1963年3月出生在浪河镇代湾村,家里兄弟姐妹5个,刘超排行老四。由于家里孩子多,家庭经济条件差,一直贴补刘超上学的重担就落在了比他大12岁的哥哥身上。在二哥刘远景眼里,刘超从小就聪明好学,是一个听话懂事还上进的弟弟。
刘远景说:“他上学非常听话,也爱学习,回家作业做完以后就帮着父母打猪草、放牛、做家务活。在学校成绩也比较好,每次问老师,老师都表扬他,学习非常刻苦。”
在老师眼中,刘超是一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学习优秀、有天赋的好同学。每每回忆曾经的岁月,大家总是从心底里喜欢、佩服他。
刘超中学物理老师纪大明说:“他是相当的勤奋,大脑好用,智商好,所以说上学的时候是学校的优才生,他成为院士是他的勤奋,是他的努力,所以当(选上)院士我点赞。”
刘超小学同学吴远江介绍,每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名,在学习上也比较用功,虽然顽皮,但是也非常用功,也有一定的天赋,曾经有一次,解一个方程式,老师解了一半,就解不下去了,最后刘超直接走上讲台,把粉笔拿过来,直接把这一道题完整地做完,当时印象非常深,也非常敬佩他。
在家乡浪河镇,刘超度过了他的小学和初中时光。
1980年,他从丹江口市一中考入郧阳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1988年,刘超考入中山医科大学生化研究生,开启了基因诊断研究。
刘超现任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警务技术二级警监。
30年来,刘超一直在广东公安系统从事DNA鉴定技术研究,是我国法医遗传学主要创始人,他在基层一线从事法医学研究与鉴定,在死因鉴定、DNA数据库技术、疑难检材DNA检验、国产试剂及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他曾勘测检验重大疑难案件6000多宗,无一差错。他先后三次荣获五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二级英模等荣誉。
今年11月22日,刘超正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全国地方公安机关首位入选院士的基层专家。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