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汤海涛 赵慧)郧西县河夹镇围绕绿色低碳、智慧生态的发展理念,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打造智慧绿谷,让特色产业尽快开花结果。
在郧西智慧绿谷的食用菌产业大数据分析中心,一块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监控到每一个大棚的信息,实现一屏阅览,精准掌控。一个大棚就是一个生产菌菇的车间。在智能化菌菇棚,棚内的温度、湿度、光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通过传感器和监控探头,随时可以一键精准调控,食用菌生产告别了“靠天吃饭”和淡季旺季之分。
郧西智慧绿谷智慧系统管理员於华塘介绍,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数字化种植可以节省40%左右的用工成本,实现从一季到多季的转变,同时还可以增加30%左右的产量和优品率。
据了解,食用菌是河夹镇主导产业之一。今年,该镇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了175亩的生态智慧农业园综合示范区,包括176个智慧大棚以及总控室、实验室等,实现了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出口的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的模式。
目前,一万只菇棒已经全部上架。
同样,郧西县河夹镇还充分利用丰富水资源优势,建设智慧渔业养殖基地,发展设施渔业。
在郧西县智慧渔业养殖基地,直径20米的大型生态鱼池里养有5万尾翘嘴白鱼苗。
郧西县智慧渔业养殖基地负责人刘松介绍,生态鱼池安装有测氧、测温,测氨氮亚盐设施,可以根据鱼的长势大小来增加或减少投喂量,他们基地每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左右,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左右。
据了解,基地目前共有26个鱼池,养殖用水全部引自山泉,通过鱼池底部导管连接至三级沉降污水处理池,经过过滤、增氧后再导入鱼池循环使用。
智慧农业成为特色产业新引擎。近年来,河夹镇抢抓农业农村数字革命机遇,深挖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广泛应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
郧西县河夹镇党委书记郑荣平表示,将全力服务和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特色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规范化融合发展,形成集农文旅观光体验、山水田园康养、智慧农业科研于一体的产业布局,真正地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产城融合、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