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姿瑾 翁红 见习记者 钱心玥)今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上午,国药东风总医院神经内科组织专家团队举办“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世界帕金森日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国药东风总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们在仔细询问病情,对前来咨询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就日常生活中服药、饮食、心理和康复锻炼等方面问题进行解答,提出合理诊疗建议,指导帕金森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国药东风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忠志介绍, 十堰帕金森患者相对比较高,保守估计有9000到10000多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的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刘忠志介绍,帕金森也叫运动障碍,除了运动障碍以外,还有一些非运动障碍,比如睡觉不好,最常见的还有嗅觉丧失,大便功能障碍,还有焦虑抑郁情绪化的非运动症状,可能最早是这些症状出现,后面才出现肢体运动障碍。
目前,帕金森病在我国仍存在认识度低、就诊率低、诊断率低的情况,很多人会忽视颤抖、走不稳、上肢无力等症状,认为是人老了之后的正常反应。对此,刘主任特别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全程管理,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中青年患帕金森病几率增加
过去一听到帕金森病,会以为这只是老年病,其实不然,医疗专家提示,近年来这种病有逐渐年轻化趋势。
刘丹容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从事帕金森疾病防治有27年了,据刘医生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由于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退化变性所导致。
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为老年人多见,但是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仅27岁患者因失眠、手抖前来就诊,在做了一系列检查后,被确诊患上帕金森病,这也是刘丹容接触到的最年轻帕金森患者。
刘丹容介绍,近三年,在30岁到4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间,每年基本上有3到4例,以前很少,近年多一些,帕金森病慢慢有年轻化趋势。
医生提醒,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它和遗传、环境、衰老等因素有关。虽然帕金森病不致命,但是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病人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帕金森病:早发现 早预防
帕金森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该如何作到早发现、早治疗呢?
据医生介绍,由于起病的隐匿性,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率仅有26%,所以症状的及时识别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帕金森疾病早期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运动症状就是常见的“抖”,此外还有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障碍等症状。
“70%的帕金森病人早期就是静止性震颤,全身静止时,手或腿会有静止性抖动,但随意运动时,它就消失了,紧张时,它又加重了。”刘丹容介绍,这还不是它的必备条件,真正的必备条件是运动迟缓,突然动作变缓慢,比如扣扣子半天扣不上,走路突然很慢,抬不起脚,有的人写字突然越来越小,脸突然像面具脸一样,没有表情。
患者除了这些症状外,同时还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感觉异常、尿便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嗅觉消失也是帕金森病早期的典型症状之一。刘丹容介绍,一般嗅觉突然消失60%至70%,就可能是帕金森。
在预防方面,医生建议,首先,有帕金森病家族史,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应定期体检,重视自我防护;减少有害气体,污水,污物的排放,对有害作业人员应加强劳动防护;饮用安全卫生水质,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
刘丹容提醒,早睡早起,禁烟禁酒,放松自己,经常沟通,与自己和解,压力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不能设定过高要求。
目前,虽然帕金森病仍然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与康复理疗、心理治疗、日常生活调整和外科手术等相结合,其中帕金森患者服药是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遵医嘱。刘丹容说,帕金森的服药时间比较严格,要求饭前一个小时,或者饭后一个半小时。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