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白鹭)为了更好服务市民,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加快建设体育强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一个个崭新的公共健身运动场所拔地而起,运动从城市热辐射乡村。
2月21日,在十堰经开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项目工地,机械轰鸣,施工人员正在对主场馆地面打孔、铺设地板。该项目位于白浪中路,占地约12000平方米。目前,场馆外侧门窗、公共设施等已安装完毕,道路拓宽工作也进入尾声。
为提升城市品质,十堰经开发区抢抓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利用东风小康废弃老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将2万余平方米的车间,引入本土特色文化、运动、餐饮,打造网红打卡地,另一侧建设12000平方米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人进行体育锻炼。
十堰经开区建设局程嘉男表示,全民健身中心内部设置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等体育场地,建成后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争取3月底投入使用。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除了十堰经开区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在建的体育设施还有郧阳区体育公园等重点项目。
市文化和旅游局群众体育科科长李如书表示,该局还结合省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成了25个乡镇运动健身中心、48个村级文体广场。
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共体育场馆共22个,全民健身路径器材达5000余套、40000余件,全市人均体育场地使用面积达2.5平方米,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仍在积极争省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的支持,计划开工2个体育公园、11个乡镇运动健身中心和村级文体广场项目,更新全民健身路径器材200余套。
李如书表示,今年是市运会年,十堰除了举办市运会以外,还要举办各种类别的小型多样化且贴近群众的体育赛事,将体育赛事活动和赛事供给延伸到社区和乡村。
专家:科学适度运动 强身健体
眼下全民运动火热,市民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难免出现肌肉酸痛、拉伤等情况,那么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热身运动怎么做才正确,来听听专家讲解。
篮球爱好者李先生称,前几天在打球时不慎扭伤了脚,医生诊断为足部韧带受损,短期内不能参加任何体育运动,需进行康复治疗。“上下楼梯不能动,上班也不方便,就赶紧来做治疗。”市民李先生说。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了解到,从上周开始已陆续收治运动损伤患者30多人,其中多为运动强度太高导致。医生和专业人士建议,活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这样可以提高筋腱灵活性,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运动时受伤几率。
科学锻炼,还应把握运动强度,避免运动过度给身体造成伤害。运动强度的判断可通过心率呈现。
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德利介绍,一次的运动量,一般以20至40分钟为合适。普通市民可通过数脉搏法等方法进行运动强度的自测。
王德利表示,运动时在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运动,注意休息,有心脑疾病的人出现胸闷不能缓解时,需要及时就医。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