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伟 邹山珊 李云佼 通讯员 徐光意 徐军)从春节到元宵节,许多地方都有耍龙灯、舞狮子的习俗。十堰市郧西县上津古镇传承千年的特色火龙灯会远近闻名。正月十二开始,上津“火龙”走街串巷,所到之处老老少少追逐观赏,热闹非凡。
上津火龙灯会,是目前鄂西北规模较大的民间舞蹈形式,参加舞龙的队伍多达上百人,灯会中以火龙灯舞、狮子灯舞为主体,各类仪仗配饰多达56件,每一个仪仗配饰,都蕴含着传统民间故事。
上津火龙灯会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举办,在灯展表演现场,记者看到,火树银花不夜天,一派热闹场面,来自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数千名观赏者沿街追逐观看,打卡留念。
上津火龙灯非遗传承人刘正文介绍,龙灯身长近37米,用蜡118根,龙篓子加龙头共13节(逢闰月年加1节),花鼓灯13盏,用斑竹、皮纸,搓成线绳绑扎。
上津元宵灯会主要以火龙和舞狮展演为主,火龙灯形体庞大,精致漂亮,舞动起来气势恢宏,狮子灯表演欢快热烈,精神抖擞,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狮子的绿色皮毛装扮格外独特。据介绍,绿色寓意着大地祥吉,绿色狮子承载着对农作物丰收的美好意愿。
据了解,上津火龙灯会是上津古城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之一,也是古镇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秦巴山区典型民间舞蹈文化特色。上津火龙灯会自隋唐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舞龙耍狮、搌灯等流程,一直狂欢到元宵夜。正月十六下午,将聚集郧西金钱河畔,点燃火龙,虔诚地举行“送龙”仪式。
在闹元宵灯展表演期间,上津古镇每晚还将举办“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大型水上主题灯光秀。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