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突发心梗,而心梗又引发室间隔穿孔,在老人的左右心室之间制造了一个洞,让他的病情危重又复杂。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经过18天紧张抢救,这名老人成功微创补心,最终脱险。
顾爹爹今年73岁,身体一向还不错。2月中旬以来,他频频出现胸闷等不适,一般休息几分钟后就能缓解,于是他也就没太放在心上。2月17日凌晨,他突然开始胸闷,还伴随胸痛、呼吸困难,他坐起来靠了一会,但症状并没像往常一样缓解。子女闻声而来,立即将他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该院急救中心心电图提示:顾爹爹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立即手术抢救。随后,医生紧急为他进行了心脏冠脉支架介入术,用2枚支架打通了闭塞的血管。然而,顾爹爹的心肌坏死并未就此打住。经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老人心脏的室间隔上有一个直径0.4厘米的破洞,经由这个洞,左心室的大量血液分流到了右心室,引发低血压等症状。
这是心梗引起的室间隔穿孔,这种病情愈发危险,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80%以上。
顾爹爹被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据介绍,心梗引起的室间隔穿孔早期会进行性扩大,非稳定期手术风险高,失败率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多位专家对顾爹爹的病情进行讨论。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张刚成建议对顾爹爹进行积极生命支持,帮助他度过心肌坏死的关键时期,争取微创补心。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范永臻为顾爹爹接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全力以赴为争取手术时间。心外科主任刘金平积极协调手术安排,为顾爹爹安排最强护心团队。经过生死边缘的18天等待和精心监护,顾爹爹心脏穿孔的直径稳定在1.4厘米,心血管病医院专家再次讨论评估,认为手术时机成熟。3月8日,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张刚成、郑璇、陈明等专家为顾爹爹顺利完成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术。术后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穿孔被封堵器有效封堵,左心室血液不再分流入右心室。经过术后一周的精细护理,顾爹爹康复出院。3月21日复查显示,顾爹爹血压、心脏功能正常。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急性心梗令室间隔心肌坏死变薄、扩张,在心腔血液压力冲击下破裂,导致心脏室间隔穿孔。” 张刚成主任介绍,室间隔穿孔早期周围部分心肌坏死,随着时间流逝,穿孔的面积会不断扩大,由于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病情进展迅速,外科手术风险巨大,介入手术失败率高。及时发现室间隔穿孔,积极维护心功能,尽早补洞是成功挽救患者的要素。而成功实施介入手术,不仅是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实力的体现,也得益于心血管内、外科保驾护航。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