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招商引资,但相比资源要素丰富的中心城市来说,县域的招商引资往往更难,如何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县域招商引资的活力?我们去鄂西北边陲的十堰市竹溪县看看。
这几天,竹溪县泉溪镇的党委书记正忙着接待一位客商,来自宜昌的湖北中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进超,他计划在竹溪落户一个投资上亿元的蔬菜种植基地。
湖北中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进超:“第一点就是我们种植面积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我们加工前期的配套的腌制池,包括加工的设施问题;第三个就是用工的问题。”
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党委书记郭稼:“您需要什么品种,我们就根据您的产品需求结构,调整我们产业基地的规模,我可以举全镇之力全力配合好服务好。”
作为一个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偏远乡镇,要想招来一个大企业并不容易。上个月,竹溪县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泉溪镇还因为去年落地项目少、到资率低,领了“蜗牛奖”。
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党委书记郭稼:“这个奖非常沉重,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警醒,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我们在招商工作中思想不够解放、行动不够积极、经济发展迟缓,我们诚恳地接受这次警告,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
如何奋起直追?泉溪镇下定决心,既然身在大山,那就充分发挥阳光充足、土质优良等先天优势,发展高山蔬菜,为此,当地政府投资1450万,新建智慧农业大棚及相关配套设施,让入驻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党委书记郭稼:“把我们基地建设好,以租赁的方式交给企业来运营,让企业的资金用于经营发展,让企业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到生产规模上。”
今年以来,泉溪镇已引进了3个项目,“蜗牛”换“金牛”正是他们今年的终极目标。干得好,颁发“金牛奖”;干得不好,颁发“蜗牛奖”,这是竹溪县狠抓招商引资而设立的一项全新奖惩制度。
十堰市竹溪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袁天奎:“我们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健全机制上入手,坚持日统计、周通报、月排名、季交流、年终总考核,以前所未有的态度、力度、气度实施招商。”
同时,竹溪县还成立了产业招商指挥部,组建28支招商分队,立足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农特产品加工等6大产业集群,锁定全国八大区域全力招商。今年一季度,竹溪县新签约招商项目32个,协议投资420亿元;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同比增长150%。
十堰市竹溪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袁天奎:“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制度落实,力争全年招引项目200个以上,引资600亿元以上。”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陈赟 杜可飞)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