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造就了陈营村的香米和黄酒两大优势产业。
汉江自陕西宁强县发源一路蜿蜒而来,在郧阳区安阳镇境内留下一个弧形的身姿。从郧阳区城区出发,驾车沿着郧丹路行驶约30分钟,便可抵达安阳镇的陈营村。恬静的汉江,在村头舒展开臂膀,以千百年的持之以恒在这里冲击出一马平川。安阳镇素有“鄂西北粮仓”之称,而陈营村又是这“粮仓”的核心之地。
风景如画的陈营村。
村子一侧,337省道穿境而过。公路两侧的老柳树,已经在早春的和风中逐渐苏醒,吐出淡淡的嫩芽。陈营村村委会旁,一处即将完工的建筑工地上早已开始繁忙。“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村里的黄酒产业园一期项目,今年上半年就要投入使用。”村支部书记魏然向记者介绍着眼前的建筑。实际上,陈营村的黄酒产业园包括酒厂、酒曲厂等一条龙式的配套产业。整个项目共有三期工程,总投资高达1.5亿元,到2024年将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一年的黄酒产量将达到250万公斤。
陈营村村容整洁。
在整个十堰,黄酒名气最大的自然要数郧阳黄酒和房县黄酒,而郧阳黄酒的核心产地,便是安阳镇的陈营村。近年来,随着黄酒产业的逐渐壮大,陈营村也有了“黄酒村”的名头。善酒者有过这样的总结:“安阳黄酒如君子,入口浓烈,直来直去;房县黄酒如美人,入口甘甜,分外醉人。一南一北,各有风味。”安阳黄酒的馥郁浓香,既是由于传承了上百年的传统工艺古法酿造手法,更重要的是取材本地最优质的糯米和井水,好山好水出好米,好水好米酿好酒。
陈营村共有2000亩优质水田,香米和糯米种植面积各占50%。
陈营村的水源,主要源自汉江上游的巨家河水库。优质的水源先是滋润了陈营村的千顷良田,而后汇入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造就了陈营村的香米和黄酒两大优势产业。陈营村共有2000亩的优质水田,其中香米和糯米的种植面积各占到了50%。香米用来加工成大米销售,糯米则用来酿造醇香的黄酒。
随着黄酒产业的逐渐壮大,陈营村也有了“黄酒村”的名头。
陈营村有着悠久的传统手工黄酒酿造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黄酒村”,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前后,当地家家户户开锅酿酒,整个村里酒香四溢。为延伸香米产业链条,提升“黄酒村”实力,该村因势利导,由谷香农专业合作社引进南阳理工学院技术团队开展黄酒基础性研究,建设原产地黄酒厂。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原来农户‘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式抱团发展,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黄酒,通过统一酿造、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借助郧阳区电商办、邮乐购、湖北小蜜蜂电商公司等平台统一销售,带动260余户农户发展黄酒产业,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记者手记
除了地理优势,陈营村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找准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陈营村给人最深的印象。拥有优质的水田、有着悠久的酿酒技艺,于是陈营村制定了发展香米和黄酒两大产业同步发展的规划,并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而这两大产业所带来的利好,又反哺了全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村民收入的提升。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带来的利好,不同的村子,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方能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产业并让其取得长足发展,从而实现最终的振兴。
我的家乡我的村之陈营村|酒香醉稻香浓 家门口奏响致富曲
陈营村阡陌纵横的田地。
陈营村卧在大山的臂弯里,幽静又悠然。信步入村,一阵阵酒香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的稻田展露出勃勃生机,人们在家门口奏响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曲。
人口反流,全村常住人口达61%
盛开的油菜花掩映在白墙之下。
跟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农村人口进城早已成为常态。但在如今的陈营村,已经开始出现城市人口回流农村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归功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利好。
“全村户籍人口1628人,目前在村里常住的人已经超过了1000人。以此计算,全村常住人口的占比已经达到61.4%。这样的比例,在全市范围内应该算是比较高了。”说起村里的人口数量变化,村支部书记魏然熟练地说出了一组数据。3年前,这位由政府选派的村书记到任陈营村时,村里的常住人口只有800多人。
随着陈营村近年来的发展,很多原本进城打工的村民,又返回到了村里。于是,村里常住人口的占比开始逐渐上升。“在村里的收入,不比在城里打工少,那肯定会有很多人要回来。”魏然分析着这一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同时他还跟记者算起了具体的经济账。“村里的水田,种一亩稻谷,亩产最低能达到1000斤,而这几年,陈营村的香米价格从2015年的4元/公斤升至现在的10元/公斤,家家户户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去年年货节,我们组织了30多家农户,准备了陈营香米、黄酒、手工红薯粉条、土蜂蜜以及现场宰杀的黄牛、土猪、土鸡等50余种农特产品,很快销售一空,村民们坐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魏然的口中,村民们在家门口挣钱的渠道有很多种。勤快的人家,一年下来挣个7、8万元不成问题。
村民陈家喜从城里返回老家已经有2年多时间,看着村里的变化,他早已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以前在广东打工,一年下来也就能拿回家6万多块钱。现在家里每年卖黄酒就能挣5万元,另外闲了还能在家门口的合作社干活挣钱。关键是能顺带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像陈家喜这样从城里返回农村的村民,在陈营村正在逐渐增加。
此外,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农村的希望。早在2017年,陈营村就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作用,推动村庄改造建设,先后对226户民居屋顶和外立面进行统一样式的升级改造,拆除私搭乱建,修通入户水泥路,建起文化广场、高标准公厕,设置分类垃圾箱,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你看我们村,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好,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都通了。农闲时间跳舞的、唱戏的、扭秧歌的好不热闹,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说起陈营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黄玉莲喜笑颜开。
酒香弥漫,农家黄酒供不应求
黄酒产业园一期项目效果图。
陈营村酿造黄酒的历史到底有多久,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但家家户户酿造黄酒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已经成了传统。近年来,村民们酿造的黄酒,更是成了城里人热捧的俏销货。
今年48岁的陈家喜,去年酿了1万多斤黄酒,除掉原材料等成本,获得的纯利润达到了5万元。“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每年在重阳节前后都会酿两缸黄酒,不过那时候一般都是供自己家里人喝,或者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陈家喜告诉记者,但他从没想过,这种自家酿制的酒,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发家致富的商品。
随着安阳黄酒的名气越来越大,陈家喜等村民家里酿造的黄酒越来越好卖。“村里交通方便,只需要在家门口竖个卖酒的牌子,隔三差五就有人打电话咨询或上门购买。时间长了,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群体。”陈家喜去年一年,从未操心过家里的黄酒卖不出去。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固定客户卖出去的。去年下半年,陈营村一年一度的黄酒节如期开幕。短短一天时间,事先准备好的5000斤黄酒被抢购一空。
据陈营村的粗略统计,全村年酿黄酒过一万斤的农户就有20多户。一般情况下,一斤黄酒的售价最低为10元,2019年行情最好的时候达到了30元每斤。除此之外,陈营村还注册成立了一家专门酿造黄酒的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酿造并销售黄酒20万斤,2020年30万斤,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据便达到了50万斤。
产业壮大,亿元企业扎根陈营
前来购买黄酒的游客络绎不绝。
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如今的陈营村已不再满足眼前的初步发展局面。为了大力发展村里的黄酒产业,陈营村的宏图大业已经启航,这便是总投资将达到1.5亿元的黄酒产业园。从农家户的各自为政,到村集体的合作社,再到如今的产业园,陈营村的黄酒产业已经进入3.0时代。
“以农家户为单元的发展模式,只能在市场发展初期使用。要想有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更高的站位和谋划。”魏然介绍称。根据这一出发点,郧阳区、安阳镇及陈营村三级政府部门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企业,在陈营村打造黄酒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将集黄酒研发、加工、体验、展览为一体,并最终将黄酒产业形成规模化。
据了解,黄酒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96万平米,计划总投资1.5亿元,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主要建设黄酒厂房并对厂房附近环境进行整治及绿化;二期主要建设黄酒体验馆、酒曲制造厂等,打造100亩黄酒公园;三期主要对安阳镇陈营村全村环境进行整治,打造全国知名的黄酒村。项目全面运营后,年产黄酒可达500万斤,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如今,产业园的一期工程已近尾声,并将于今年3月份开始投入运营。为了方便大批量的黄酒在市场上流通,村里还统一注册了郧安红的商标。“改变过去家家户户单打独斗的局面,从源头上抱团发展。”魏然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村里还聘请了南阳理工学院的技术团队,为黄酒产业园提供标准与技术支持。
“新的酒厂,车间温度将控制在18℃,这样以来,一年四季均可生产。而以往的传统家庭酿造模式,只能在重阳节期间酿造。”魏然介绍称。此外,在产业园投产之前,村里酿造黄酒所用的酒曲,全部需要到山东去统一采购,而产业园投产后,陈营村便可自己制作酒曲,光是这一个环节,每年便能为村里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产业园投产后,还可为村民至少提供200个长期的工作岗位,同时带动附近群众从事黄酒生产、销售,增加收入,提升安阳黄酒品牌价值,以黄酒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未来可期,如画乡村呼之欲出
陈营村还有更大的“抱负”。除了已经成型的香米、黄酒两大产业外,这个不到2000人的村子还在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春来赏花、夏来戏水、秋冬来品酒,是陈营村长远规划的高度概括。为此,陈营村特意制定了一个村级的5年规划,同时还聘请了上海的一家企业为该项目做了具体的规划设计。
黄酒产业园是陈营村正加紧打造的两大项目之一,而另外一个项目,则是郧阳区安阳老龍门稻田观光农场。这个观光农场,包括种养一体化产业园、武当道艾种植加工基地和农事观光体验园等项目。其中,种养一体化产业园包括1500亩有机稻种植和3万只湖羊养殖,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500万元;武当道艾种植加工基地项目包括2000亩艾草种植基地及艾草初加工车间,预计年综合收入可达1000万元;农事观光体验园项目包括1500亩观光稻田、100亩荷塘观光、30亩农事体验园及2800米“科技主题”亲子漂流乐园,预计每年可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000万元。
“这个总体项目的投资概算为4200万元,由两家相互独立的公司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稻田及武当道艾种植园的建设环节,并启动了农事体验园项目的建设。”魏然介绍称,接下来,陈营村将按照新的5年规划,在2022年到2027年间完成3万只湖羊产业园的打造工作。(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何利 特约记者 姬廷顺 通讯员 黄志永)
通行路线自驾路线
郧阳区方向出发:十堰城区——郧阳区城区——杨溪铺镇——安阳镇——陈营村
丹江口市方向出发:十堰城区——丹江口市城区——凉水河镇——习家店镇——陈营村
餐饮
鑫鑫农家乐 王正清 13035287631
陈家农家乐 陈先昌 15926156609
四哥土菜馆 陈先全 13872807292
丈母娘农家乐 王金霞 13797117995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