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 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特约记者 郭军 通讯员 甘霖 )新年伊始,从欧洲芬兰传来喜讯:竹溪县一中教师罗琼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李新伟教授等联合研究撰写的论文《葫芦科雪胆属一新种——竹溪雪胆》,于元月18日在国际植物研究期刊《芬兰植物学报Ann Bot Fennici》发表。这标志着竹溪生物多样性研究再出新成果,“葫芦娃”家族喜添新成员。
竹溪雪胆,为竹溪县啟良生物研究所甘啟良10多年前首次在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发现,后又在丰溪、桃源、龙坝等乡镇看到。其叶片极似七叶绞股蓝,花呈黄色,花瓣被毛,花瓣、花萼强烈反卷呈灯笼状,果呈纺锤状,块茎肥大。经过李新伟、罗琼、甘啟良多年反复研究,确认为葫芦科雪胆属一新种,并以标本采集地竹溪命名。
雪胆属植物多为我国常用药材。竹溪雪胆为竹溪民间草医传统药材,常作“乌龟七”药用。据传,对治疗胃病等有独特疗效。
甘啟良介绍,该新种的确立并在国际植物学刊物发表,对竹溪乃至鄂西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草药资源的开发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