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图解】一图读懂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竹溪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中共竹溪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政协事业开创了新局面、续写了新篇章、干出了新样子,政协工作在全市领跑在前、在全省示范引领、在全国交流经验。开创性工作主要突出在五个“新”:
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在有效发挥“三个重要”作用上开拓新境界。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始终与县委县政府同向同行、同心同力。
二是始终不渝地把握性质定位,在推动县级政协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上取得新进展。
牢牢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新方位新使命,建立和完善30多项制度和规则,形成比较成熟定型的市县政协工作组织架构、工作模式、协商规程、制度体系。高质量完成了7个全国政协分配给省政协的课题研究任务,所提对策建议被全国政协、省政协采纳吸收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意见》之中。
三是始终不渝地加强实践创新,在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上凸显新特色。
推行“三联合、四协同、五双向”协商模式,着力打造“协商在一线・民意恳谈会”协商议政品牌。县政协被省政协确定为“协商在一线”试点县,“民意恳谈会”成为叫得响、能复制、可推广的协商品牌,先后在全国政协、省市政协作经验交流、典型发言;省内外130多个县(市、区)政协通过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交流,实地考察学习。一线协商经典案例被省委党校、省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大学写进培训教材、走进培训课堂。
四是始终不渝地以人民为中心,在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上展现新风貌。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养老、创业就业、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民生议题,通过政协务实有效的履职让更多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满当当的幸福感。
五是始终不渝地致力强基固本,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出台多个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方面的文件,真招实策解决基础薄弱、人员薄弱问题,在全县营造“党委真重视、政府真支持、政协真努力、各界真配合”的良好政治生态。
五年来,县政协常委会围绕中心协商议政,服务大局建言献策,助推发展凝心聚力,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站位强引领,在理论武装上入脑入心
1旗帜鲜明讲政治。
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努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2深化学习明方向。
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160多场次,形成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良好局面。
3主题教育求实效。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组织政协委员到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二)尽职尽责强担当,在履行职能上有为有效
1紧扣打赢“三大攻坚战”聚合力。采取“小团队、广覆盖、多层次、大视野”的调研方法,形成了“关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等60多篇调研、协商报告;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123爱心接力助脱贫”活动,兴办经济实体23个、专业合作社37个,发展特色产业基地50000多亩,资助贫困学生200多人,捐助资金物资210多万元,帮助3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2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献智力。
紧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通过界别协商提供汇聚同心、凝聚众力的管用之招。
3紧扣事关全局性工作添助力。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精准脱贫、“六城联创”、城乡建设、全域旅游、信访维稳、工程协调、项目推进、防汛救灾等工作,身体力行,现场调度,推动落实。
(三)搭建平台强实践,在协商民主上求新求变
1把握协商要义。建立常态化的“三方”会商机制,推行“五步”协商法,真正商出特色、商出办法、商出共识。
2创建协商品牌。
组织召开各类民意恳谈会570多场次,收集基层群众意见1280多条,协商解决实际问题600多个。
3提升协商质效。开展各类协商议政活动120多场次,提出建议意见1600多条。
(四)凝聚共识强合力,在双向发力上用心用情
1凝心聚力释放正能量。
建立完善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意见诉求表达机制,形成从党内到党外、常委到委员、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新格局。
2深化联谊扩大团结面。
加强招商引资引智工作,深化和拓展系统联动,协助省、市政协完成17个专题调研任务,在省、市政协全会和专题协商议政会上协商发言12次,提交提案70多件;上报社情民意信息190多条,30多条得到省、市领导签批,13条被省政协评为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3集成汇智画好同心圆。在视察调研中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在协商座谈中与社会各界沟通思想,在讨论交流中拉近与群众距离,生动诠释“到位不越位、搭台不拆台、聚力不卸力、入戏不抢戏”的政协担当。
(五)抓实党建强作风,在自身建设上从严从实
1建强链条抓党建。
实行“三建四亮五带头”创新举措,把党的组织建到履职链条上,推进“党建+”系列活动,推动高水平党建与高质量履职互促互融。
2创先争优提效能。
推行全员入委、履职登记、评选“最美政协委员”、年度述职、履职通报等制度措施,激励和引导委员高质量完成“委员作业”,“七讲一创”“一委一品牌、一界别一特色”、履职尽责考核等创新性工作得到推广。编撰首部《竹溪文化简史》,填补了竹溪文化志书的空白。
3正风肃纪树形象。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规定,着力打造一支靠得住、跟得上、干得实、扛得起、行得正的政协队伍。
回顾五年来县政协的履职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赋予了人民政协新使命,人民政协要实现更大作为,
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
必须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必须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必须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必须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未来五年,县政协常委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着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着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着力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肩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竹溪凝心聚力、贡献智慧。
(一)坚定忠诚之心,把思想根基筑得更牢。
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轴,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切实把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决议和委员共识。持续学习贯彻中央政协会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竹溪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新时代政协党的建设。
(二)善谋发展之策,把职能职责尽得更好。
坚持县委“1234567”总体构想和目标任务,深层次调研,广角度立论,宽领域协商,高起点建言,精准性献策,做到参在点子上、议在关键处、言在需要时。要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广泛凝心聚力,运用全会提案、专题协商、专项监督等形式进行综合履职,有效释放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和效能。
(三)扛起主业之责,把民主协商做得更专。
着力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持续深化“协商在一线”工作,采取“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的方式,拓展主体的多元性,增强协商的开放度,让“民意恳谈会”真正成为推进乡村治理的“金钥匙”。
(四)常为团结之举,把智慧力量聚得更紧。
始终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集成化履职,打好组合拳,弹好协同曲,把加强政协内部求同化异与面向社会各界凝聚共识结合起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升级战、实施创新驱动、加强社会治理等全局性工作集聚众智、汇聚众力。
(五)夯实成事之基,把政协队伍建得更强。
要把读书学习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内容和基本功课,把提质增效贯穿到政协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建设成党委政府和人民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能放心、靠得住的精英队伍。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