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武当山: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实起来

时间:2021-07-08 15:11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特约记者 余东杰  鹏 芦家亮)“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7月1日上午,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文化广场歌声嘹亮,伴随着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曲目响起,一场由1300人参加的红色歌曲传唱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图片1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武当山特区立足丰富红色资源禀赋,持续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求创新,做足红色大文章,用独具武当魅力的“红”为党史学习教育增彩添色。

“红装”武当 文旅游线活起来

步入武当山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型“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地标,许多游客在这里驻足打卡,成为了武当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片2

武当山是一方被红色革命文化浸润的土地。1931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武当山创建了与井冈山遥相呼应的武当山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武当山草店被誉为抗战“小延安”;解放战争初期,王树声大将在武当山区开辟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在三线建设时期,铁道兵用血肉之躯在武当山下筑起襄渝铁路大动脉,175名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长眠在武当山脚下的老营烈士陵园里。从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里多次进驻,创建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十堰党史最为鲜红、最为厚重的篇章。

图片3

自吹响党史学习教育号角以来,八百里巍巍武当同频共振“最强音”,注重挖掘整理、激活用好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从脚下的红色热土中汲取党史教育养分,让文旅穿上“红装”,让红色资源化身“教材”“教室”“教师”,为党史学习教育提色增亮,为武当山旅游提质赋能。

图片4

在南岩停车场,武当山景区首个红军食堂炊烟正“暖”。来到宽敞优美的小院,随处可见悬挂的贺龙、邓中夏、贺炳炎等革命先辈的图片和红色标语。食堂的开办者肖弘杨介绍,武当山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非常丰富,通过这种载体与方式,让大家在用餐的时候了解到武当山红色文化故事,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武当山红色文化氛围。

图片6

今年以来,武当山特区先后在景区大门口、太子坡、八仙观、索道、乌鸦岭等沿线,设置了红色旅游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红色民兵哨所、红色长廊、红色餐厅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和学习教育基地。

图片7

内容涵盖了红色文化传承、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主题,引导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沐浴红色文化,接受精神洗礼。

图片8

“我们来到武当山,不仅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在休息之余,不自觉地被当地的红色文化所感染,这段历史丰富了武当文化内涵,形式非常好,真是受益匪浅!”7月3日,湖北荆州游客胡秋红在武当山“红色驿站”参观后连连夸赞。

图片9

热血武当 学习热情火起来

7月1日上午,武当山文化广场红歌传唱现场,千人朗诵、歌伴舞、情景剧等一个个精彩节目激情上演。新颖的队形、整齐的服饰、铿锵的语言、饱满的热情、豪迈的激情、嘹亮的歌声,以及群众手中挥动的国旗,让整个广场成为红色的海洋。这一刻,武当人民用最深情歌声,唱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对家乡的浓浓挚爱。

图片10

参与队列方阵的郭妙龄激动地说:“特别震撼!我们每位演员和观众都是全情投入,幸福和自豪感让人热泪盈眶!知来路艰辛,更感使命在肩。我们将继续前辈未尽的事业,为下一个百年征程而奋斗!”

微信图片_20210701083342

让党史学习教育保持“原味”、存留“真味”、增添“趣味”,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武当山特区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红色活动,呈现出“周周有看点、月月有热点、季季有爆点”有声有色有情的工作局面。

图片11

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 创建文明武当”主题演讲比赛,200名参赛选手激烈角逐,展示青春风采,走心又有“料”的演讲让企业家点赞叫好。

图片12

徜徉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图片展中,300幅珍贵历史图片资料让人流连忘返,共感共情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图片13

党史知识竞赛,21支队伍面对面拼手速、比脑力,PK知识储备,在“情境式”参与中将党史学习增味提鲜,使红色精神入心入脑。

暖心武当 为民服务实起来

“孩子放学晚来几分钟也不用担心,直接去红色驿站接孩子,还有专人照看。来早了还能在里面看书等孩子,实在太方便了!”溜西门村村民王明忠高兴地说。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在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发现了关于家长接送孩子难的问题,于是依托“红色驿站”开办了“四点半学校”这一暖心举措。

图片14

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的孩子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入“红色驿站”内学习、阅读和玩耍,社区以及下沉的党员干部会及时化身为“辅导员”,耐心地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图片15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及“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武当山特区紧紧依靠建成的3家红色驿站,积极发挥服务功能,坚持产业和旅游发展到那里,驿站就建到那里,群众和游客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变回应诉求为上门服务,切实把红色引领发展做实、把“最后100米”打通。

图片16

樃梅溪谷乡村旅游示范区“红色驿站”是一个集红色微充电、便捷温馨服务、安幼养老、三方议事厅等基本功能和内容为一体的温馨服务小站,该驿站为广大党员群众和游客提供政治学习、红色教育、信息咨询、休闲娱乐等各类服务。驿站建成以来,先后服务接待党员、群众、游客及企业20余次,通过“三方联动”机制解决企业困难10余个,建立起了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和企业的连心桥。

图片17

位于武当山景区的太子坡游客集散中心“红色驿站”,设立党员示范岗,免费为游客提供网络、热水、旅游咨询、爱心雨具、志愿服务等暖心服务项目。据了解该驿站今年投用以来,累计为游客提供各类优质服务5000余次,擦亮了武当山服务品牌。

编辑:喻晨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