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巴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郧西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的步伐,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家住湖北省郧西县临河大道安置点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合云一家人,这几天特别高兴。吨袋厂扶贫车间的负责人通知她厂里复工复产了,可以到家门口扶贫车间去上班赚钱,心里美滋滋的。
王合云说:“过完年,我和老公儿子不知道到哪里去打工,正在发愁。现在好了,我儿子和老公在厂里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
王合云一家人能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是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事,王合云之前居住在郧西县沉溪河村大山里,山大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她们一家住着两间土坯房,种着七亩挂坡地维持生计。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
时隔不到两年,她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居,迎娶了儿媳抱上了孙子,这些变化应该从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说起,郧西县打响了产业扶贫的大决战。
郧西县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水、电、路、厂房等设施,由政府负责建设,车间建好后提供给企业使用。时隔不久,离他家不远的吨袋厂扶贫车间建成投产。王合云和她的丈夫儿子都被安排到吨袋厂工作,做起了缝纫工。她说,她每月收入两千多元,一年两万多,一家三口加起来,年纯收入近七万多元。2018年底,王合云家如期实现了脱贫。
郧西县香口乡安置点负责人黄先升说:“我们这个地方是政府的集中安置点。168户安排到厂上,茶叶基地、吨袋厂,给他们安居就业带来了很大收入。这样,他们168户全部脱贫,这些脱贫户在家门口又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在新的一年里更有奔头”。
近年来,郧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留守妇女多、有意愿返乡创业人员多的特点,利用本县的铁扫帚、红薯、中药材、山野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建设居家式、田间式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通过能人回归,建设成了竹藤编、织女绣、渔具加工、鞋帽生产、服装加工的工厂式、混合式扶贫车间619个,解决了五万余名贫困人口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的困难。
郧西县扶贫办主任王直茂说:“我县是务工大县,务工收入是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主要渠道之一。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努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我县积极支持不能外出务工的能人,回乡创办扶贫车间,建设产业基地,引导不能外出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今年,郧西县将整体脱贫摘帽,14万多贫困群众将告别贫困,和王合云一家人一样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编辑:张红艳